【2019新农合报销标准】2019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在政策上进行了部分调整,旨在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新农合作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服务。本文将对2019年新农合的报销标准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2019年新农合报销总体原则
1. 定点医疗机构报销:只有在指定的定点医院或卫生机构就医,才能享受新农合报销。
2. 起付线与封顶线:不同级别医院设有不同的起付线和年度报销封顶线。
3. 报销比例:根据就诊医院等级不同,报销比例有所差异。
4. 药品目录限制:仅限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可报销。
5. 住院与门诊区分: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的报销方式不同,需分别计算。
二、2019年新农合报销标准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参保对象 | 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居民 |
| 报销范围 | 住院治疗、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等 |
| 起付线(住院) | 县级医院:500元;乡镇医院:300元;市级及以上医院:800元 |
| 报销比例(住院) | 县级医院:60%;乡镇医院:70%;市级及以上医院:50% |
| 年度报销封顶线 | 一般情况:10万元;重大疾病:15万元 |
| 门诊报销 | 按次或按年累计,比例约为50%,最高不超过1000元/年 |
| 大病保险 | 在新农合基础上,再享受大病保险报销,报销比例提高至70%以上 |
| 异地就医 | 需提前备案,报销比例低于本地医院 |
| 药品目录 | 仅限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内药品,自费药不报 |
| 报销流程 | 就医后持身份证、新农合卡、发票等材料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 |
三、注意事项
- 新农合报销需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超期可能影响报销。
- 不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村委会。
- 2019年起,部分地区开始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为“城乡居民医保”,但报销标准大致相近。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2019年新农合的报销标准更加规范,覆盖范围更广,报销比例也有所提升,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详细政策,建议直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获取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