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甄选问答 >

舳舻的汉语大词典

2025-11-23 19:06:44

问题描述:

舳舻的汉语大词典,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19:06:44

舳舻的汉语大词典】“舳舻”一词在汉语中较为少见,但在古文和文学作品中常有出现。它源于古代船舶结构,是描述船只排列或船体构造的重要词汇。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与用法,以下是对“舳舻”的详细解释,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词语释义

“舳舻”是一个复合词,由“舳”和“舻”两个字组成,分别指代船的前后部分:

- 舳(zhú):指船的后部,即船尾。

- 舻(lú):指船的前部,即船头。

因此,“舳舻”合起来通常用来泛指船只,或表示船只的首尾相连、成排排列的状态。在古代诗词、历史文献中,常用于描写江河上的船队、战船或行舟的情景。

二、常见用法与出处

用法 示例句子 出处/背景
指船只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苏轼《赤壁赋》
描述船队 “舳舻相接,绵延数十里。” 古代军事文献
形容连贯 “舳舻相衔,如鳞次栉比。” 古代散文或诗词
常见于战争场景 “舳舻争先,鼓声震天。” 历史小说或战事记载

三、词语演变与现代使用

“舳舻”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历史或学术研究中。由于其古雅的风格,常被用于描写古代水战、船队或江南水乡的景象。在现代语境中,若需表达类似意思,可用“船只”、“船队”等更通俗的词汇替代。

四、总结

“舳舻”作为古代汉语中的专用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船舶结构的理解,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尽管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但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籍和传统文化。

项目 内容
词语 舳舻
含义 船只的前后部分,也可指船队或船只排列
用法 多用于古文、诗词、历史文献
出处 《赤壁赋》、古代军事文献等
现代使用 较少,主要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
替代表达 船只、船队、船阵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舳舻”虽非日常用语,却在古典文学中具有独特价值。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语言魅力与历史积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