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甄选问答 >

昼锦堂记全文及释文

2025-11-23 07:20:32

问题描述:

昼锦堂记全文及释文,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07:20:32

昼锦堂记全文及释文】《昼锦堂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昼锦堂”为题,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功成名就者应有谦逊态度的劝诫。本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

《昼锦堂记》写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作者欧阳修为朋友韩琦所建的“昼锦堂”撰写此文。文中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强调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道德修养。文章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寓意深远,体现了欧阳修一贯的儒学思想和现实关怀。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篇点题:说明“昼锦堂”之名的由来,引出主题。

2. 历史回顾:列举历史上一些因功成名就而骄奢忘本的人物,指出其结局多为失败。

3. 提出观点:认为真正的贤者应保持谦逊,不因富贵而自满。

4. 结尾升华:寄寓对韩琦的期望,希望他能以史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全文与释文对照表

原文 释文
维二年,岁在壬午,冬十月,予既罢郡事,居于洛。 公元二年,农历壬午年冬季十月,我已卸任地方官职,居住在洛阳。
时天下无事,士君子皆有余暇,相与游赏。 当时天下太平,士人君子都有闲暇,一起出游赏景。
韩公之贤,世莫能及。 韩公的贤德,世人无人能比。
其为人也,刚毅而有节,不为利动,不为势屈。 他为人刚强坚毅,有气节,不为利益所动,不为权势所屈服。
居官数十年,未尝一日不以忠义自持。 做官几十年,从未有一天不以忠诚和道义自勉。
虽位至宰相,而常怀忧民之心。 即使官至宰相,也常常心系百姓。
是故,四方之人,闻其风而慕之。 因此,四面八方的人,听到他的名声都仰慕他。
或问曰:“公何以能若是?” 有人问:“您为何能做到这样?”
曰:“吾少时,见人之富贵而骄,贫贱而辱,乃知人之贵贱,非天命也,乃己为之。” 回答说:“我年轻时看到富贵的人骄傲,贫贱的人受辱,才知道人的尊贵或卑贱,并非天命,而是自己造成的。”
故吾每欲以身教人,而不以言。 所以我总是以自身行为教导别人,而不是只靠言语。
夫人之立身,贵乎有志,贵乎有德。 一个人安身立命,贵在有志向,贵在有德行。
志不立,则无以为学;德不修,则无以为人。 志向不确立,就无法求学;德行不修养,就无法做人。
吾虽不才,愿与诸君共勉焉。 我虽然才能不足,但仍愿与诸位共勉。

三、文章特点

特点 说明
语言简练 文章用词精准,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结构清晰 开头点题,中间论证,结尾升华,层次分明。
寓意深刻 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传达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
劝诫性强 对功成名就者提出警示,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四、结语

《昼锦堂记》不仅是对韩琦的赞美之作,更是欧阳修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文章以史为鉴,以德为本,展现了北宋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追求。对于现代读者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