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甄选问答 >

鸡鸣狗盗的典故

2025-11-23 05:33:44

问题描述:

鸡鸣狗盗的典故,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3 05:33:44

鸡鸣狗盗的典故】“鸡鸣狗盗”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故事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虽有小技,但并非大才。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在逃亡途中,依靠门客的特殊技能脱险的故事。

典故原文概要:

孟尝君是齐国著名的贵族,以好客著称,门下有三千食客。一次,他被秦王扣留,欲杀之。他依靠门客的帮助,成功逃离秦国。其中,有一位擅长学鸡叫的门客,在夜间模仿鸡鸣,骗开了城门;另一位擅长装狗偷东西的门客,则潜入秦宫,偷出珍贵的白玉带,作为贿赂送给秦王的宠妃,最终帮助孟尝君脱身。

这一事件后来被概括为“鸡鸣狗盗”,意指那些虽然技艺不高,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的小人物。

总结与分析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
主要人物 孟尝君、鸡鸣者、狗盗者
故事背景 孟尝君被秦王扣留,欲杀之
关键情节 1. 鸡鸣者模仿鸡叫骗开城门
2. 狗盗者潜入秦宫偷取白玉带
成语含义 指小人物的微末技能或卑劣手段
使用场合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虽有小伎俩,但非大才
历史评价 虽有讽刺意味,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小结

“鸡鸣狗盗”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生存智慧,也揭示了社会中不同阶层人物的价值。尽管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但它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在关键时刻,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技能,也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个典故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人们不要轻视任何人的能力,哪怕它看起来微不足道。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