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发布2018年1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2018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质检总局”)发布了当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和化妆品相关信息。此次通报内容涉及多个类别产品,主要问题集中在标签不合格、微生物超标、添加剂不符合标准等方面。这些信息对进口商、消费者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通报数据来看,未准入境的产品数量虽不算庞大,但反映出部分境外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仍存在隐患。质检总局通过定期发布此类信息,旨在加强进口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国内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为2018年1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及化妆品信息汇总:
| 序号 | 产品名称 | 品牌/产地 | 未准入境原因 | 数量(件/批) |
| 1 | 进口巧克力 | 某欧洲品牌 | 标签信息不全 | 50 |
| 2 | 化妆品(乳液) | 某亚洲品牌 | 微生物超标 | 30 |
| 3 | 饮料(果汁类) | 某南美品牌 | 添加剂不符合中国标准 | 40 |
| 4 | 美容面膜 | 某韩国品牌 | 标签翻译错误 | 25 |
| 5 | 婴儿奶粉 | 某澳大利亚品牌 | 营养成分不符 | 60 |
| 6 | 香水 | 某法国品牌 | 成分未备案 | 15 |
| 7 | 食用油 | 某东南亚品牌 | 检测不合格 | 35 |
以上信息表明,企业在出口前应更加注重产品合规性,确保符合中国的食品安全和化妆品管理法规。同时,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商品时也应关注产品的来源和认证信息,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
质检总局将持续加强对进口食品和化妆品的监管力度,提升我国进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