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是什么意思】“志大才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但实际能力或才华不足。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用于批评那些理想高远却缺乏实现能力的人。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志大 | 志向远大,有抱负 |
| 才疏 | 才能浅薄,能力不足 |
整体意思是:虽然志向很高,但才能和学识不足以支撑其志向。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志大而才疏,欲大而力弱。”
- 用法:多用于评价他人,也可自谦使用。
- 近义词:志大言浮、空有抱负
- 反义词:才高八斗、德才兼备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场合 | “他虽然想法很多,但执行力差,属于志大才疏之人。” |
| 学习评价 | “这位学生志向远大,但基础不扎实,有志大才疏之嫌。” |
| 自我反思 | “我常常立志要学习很多东西,但总是半途而废,真是志大才疏。” |
四、成语故事(简略)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符的学者,他虽有远大的理想,但因家境贫寒,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导致他的才能无法充分发挥。后来人们便用“志大才疏”来形容像他这样有志向却无能力的人。
五、总结
“志大才疏”是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人们在树立远大目标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只有将志向与实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 关键点 | 内容 |
| 成语含义 | 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使用场景 | 工作、学习、自我反思等 |
| 警示意义 | 鼓励提升能力,匹配志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