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下怀的词语意思】“正中下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人的想法、愿望或行为恰好符合对方的期望或意图。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通常用于正面情境,表示双方心意相通、目标一致。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正中下怀 |
| 拼音 | zhèng zhōng xià huái |
| 释义 | 指事情的发展或他人的做法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愿或期望。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曰:‘此诚天命,非人力也。’左右皆称万岁,遂正中下怀。”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愿被实现,或计划与实际相符的情况。 |
| 情感色彩 | 褒义词 |
| 近义词 | 如愿以偿、心想事成、恰到好处 |
| 反义词 | 事与愿违、背道而驰、适得其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场合 | 他的提议正好符合领导的思路,真是正中下怀。 |
| 日常生活 | 她一直想换个环境,这次调岗刚好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正中下怀。 |
| 商业谈判 | 这个合作方案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简直是正中下怀。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贬义:虽然“正中下怀”多用于褒义,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一点讽刺意味,比如“你这想法真正中下怀,看来你是早有预谋”。但这种情况较少见。
2. 混淆近义词:如“心想事成”更强调愿望实现,“正中下怀”则更强调契合对方的意图。
3. 滥用在负面情境:若用来形容坏事发生,容易引起误解,应谨慎使用。
四、总结
“正中下怀”是一个表达“符合心意”的成语,常用于肯定和赞赏的语境中。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在写作或口语中,恰当运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