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是谁】张作霖(1875年3月10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是中华民国早期的重要军事和政治人物,曾长期统治中国东北地区,被誉为“东北王”。他出身贫寒,凭借个人能力与机遇,在军阀混战中崛起,最终成为奉系军阀的首领。张作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张作霖的基本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作霖 |
| 字 | 雨亭 |
| 出生日期 | 1875年3月10日 |
| 去世日期 | 1928年6月4日 |
| 出生地 | 辽宁海城(今辽宁鞍山) |
| 身份 | 军阀、政治家、奉系军阀首领 |
| 主要活动时期 | 1900年代至1928年 |
| 统治地区 | 中国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 |
| 家庭背景 | 农民家庭,父亲早逝 |
| 教育程度 | 少年时未受正规教育 |
| 最终结局 | 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 |
二、张作霖的主要经历
1. 早年经历
张作霖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因家境困难,未能接受系统教育。他早年曾在地方帮派中活动,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2. 加入清军
清末,张作霖投靠清军,逐步晋升为军官,开始在东北地区建立自己的势力基础。
3. 组建奉系军阀
辛亥革命后,张作霖趁机扩张势力,逐步掌控了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成为奉系军阀的领袖。
4. 与北洋政府关系
他在北洋政府时期多次与中央政权合作或对抗,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职,掌握东北军政实权。
5. 与日本的关系
张作霖与日本关系复杂,一方面利用日本支持扩大势力,另一方面也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保持警惕。1928年6月4日,他在从北京返回沈阳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
6. 遗产与评价
张作霖虽为军阀,但其在东北的治理有一定成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他也是其子张学良的奠基人,间接影响了后来的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
三、总结
张作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具争议又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东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经历了军阀混战、列强干预等多个历史阶段。他的崛起和死亡都与当时复杂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尽管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但他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