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意思】一、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描写安史之乱爆发时的情景。其中,“渔阳鼙鼓”指的是安禄山在渔阳(今北京一带)发动叛乱的战鼓声,“动地来”形容鼓声震天动地,气势磅礴;“霓裳羽衣”则指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象征着盛世繁华与帝王享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战乱前的盛世景象与战乱后的动荡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同情与哀叹。
二、内容解析表
| 词语 | 含义 | 背景/出处 | 作用/意义 |
| 渔阳 | 地名,今北京地区 | 出自《长恨歌》 | 指安禄山起兵之地,象征叛乱源头 |
| 鼙鼓 | 大鼓,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乐器 | 出自《长恨歌》 | 表示战事爆发,战鼓声震撼天地 |
| 动地来 | 形容鼓声巨大,震动大地 | 出自《长恨歌》 | 突出战乱的激烈与震撼力 |
| 霓裳羽衣 | 唐代宫廷乐舞名称,传说由唐玄宗创作 | 出自《长恨歌》 | 象征盛唐时期的繁华与艺术巅峰 |
| 惊破 | 打破、扰乱 | 出自《长恨歌》 | 表达战乱打破了昔日的宁静与繁华 |
三、延伸理解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不仅是一句诗句,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描绘了从盛世到乱世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同时,这也反映了白居易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物命运的细腻刻画。
在文学上,这句诗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战争的残酷与宫廷的奢靡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四、结语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对盛衰无常、人生无常的感叹。它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
如需进一步探讨《长恨歌》的其他部分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