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患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患”字虽然不常单独作为成语的组成部分,但在一些成语中确实出现,并且具有特定的含义。这些成语多用于描述某种不利的情况或心理状态,常见于书面语和日常表达中。以下是一些包含“患”字的常用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说明。
一、总结
“患”字在成语中通常表示“疾病”、“忧虑”或“担忧”的意思。它常与“病”、“忧”等词搭配,构成具有特定语义的成语。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包含“患”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 患得患失 | 担心得不到,担心失去,形容人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 《论语·阳货》 |
| 患难与共 | 在困难时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支持。 | 《左传》 |
| 病从口入 | 疾病多由饮食不洁引起,强调注意饮食卫生。 | 古代谚语 |
| 患者 | 有病的人,也可引申为遇到问题的人。 | 日常用语 |
| 避免患难 | 指尽量避开可能带来的麻烦或危险。 | 常见于劝告语境 |
二、详细解释
1. 患得患失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得失过分在意,总是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比如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害怕失去现有的职位,就属于“患得患失”。
2. 患难与共
表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大家能够一起面对困难,相互扶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朋友、夫妻或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 病从口入
强调了饮食卫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因吃错东西而生病。
4. 患者
虽然“患者”不是一个完整的成语,但它是一个常见词汇,指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也常用于医学或日常交流中。
5. 避免患难
这是根据“患难”一词衍生出的一个短语,意思是尽量避开可能带来的麻烦或危险,适用于生活或工作中的风险规避。
三、结语
虽然“患”字在成语中并不如其他字那样频繁出现,但其在一些成语中却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表达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或现实情况。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