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卵击石的词语意思是什么】“以卵击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用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结果注定失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鸡蛋去撞击石头”的场景,虽然鸡蛋有心挑战,但力量悬殊,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以卵击石 |
| 拼音 | yǐ luǎn jī shí |
| 出处 | 《荀子·劝学》:“以卵击石,不可得也。” |
| 字面意思 | 用鸡蛋去撞击石头 |
| 引申含义 | 用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对手,注定失败 |
| 使用场合 | 形容不自量力的行为或失败的尝试 |
| 近义词 | 不自量力、螳臂当车、自取灭亡 |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己知彼、以强胜弱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以卵击石”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的《劝学》篇,原文为:“以卵击石,不可得也。”意思是:用鸡蛋去撞石头,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句话原本是比喻学习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能盲目硬拼。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那些明知实力悬殊却仍强行挑战的人或行为,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三、使用示例
1. 他试图用个人的力量去对抗整个公司,简直是 以卵击石 ,注定会失败。
2. 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如果缺乏足够的准备,就等于 以卵击石 。
3. 这种做法太冒险了,简直是 以卵击石 ,根本无法成功。
四、总结
“以卵击石”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的是力量对比悬殊下的无谓抗争。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应量力而行,避免因盲目自信而导致失败。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