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溶于水吗】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₂H₄,属于不饱和烃类。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中,如合成聚乙烯等。关于乙烯是否溶于水的问题,很多人存在疑问,本文将从物理性质和溶解性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乙烯的物理性质
乙烯是一种非极性分子,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点,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文献,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 0.016 g/100g 水(25℃),属于微溶物质。
二、影响乙烯溶解性的因素
1. 分子极性:乙烯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2. 温度:温度升高通常会增加气体的溶解度,但乙烯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3. 压力:在高压条件下,乙烯的溶解度会有所增加,但在常压下几乎可以忽略。
三、乙烯在水中的实际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乙烯通常以气态存在,不易溶于水。因此,在工业操作中,若需要将乙烯与水混合,往往需要借助搅拌或加压等方式来提高其溶解效率。
四、总结与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化学式 | C₂H₄ |
| 物理状态 | 无色气体(常温常压) |
| 极性 | 非极性 |
| 溶解性 | 微溶于水(25℃时约0.016 g/100g) |
| 溶解度影响因素 | 温度、压力、溶剂极性 |
| 实际应用 | 常以气态使用,不易溶于水 |
综上所述,乙烯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属于微溶物质。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其与水的相容性问题,必要时可通过加压或搅拌等方式改善溶解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