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完整的古诗】“一寸光阴一寸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诗名句,常被用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贞白的《白鹿洞》诗中,原诗为: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首诗通过描写读书的专注与时光的珍贵,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时间的珍视。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原文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 出处 | 唐代诗人王贞白《白鹿洞》 | 
| 作者 | 王贞白(生卒年不详,约公元870年前后在世) | 
| 背景 | 此诗写于作者隐居读书时,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 
二、诗句含义解析
- “读书不觉已春深”:意思是专心读书时,不知不觉春天已经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一寸光阴一寸金”:强调时间的宝贵,一寸光阴比一寸黄金还要珍贵。
-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说明自己并非因闲适而乐,而是为了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周情孔思)。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三、现代应用与启示
| 方面 | 应用与启示 | 
| 学习 | 鼓励学生珍惜时间,专注学习 | 
| 工作 | 提醒人们高效利用时间,避免浪费 | 
| 生活 | 引导人们重视当下,把握人生 | 
四、相关拓展
| 名称 | 内容 | 
| 同义句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意象 | 光阴、时间、金子、春深等象征时间流逝与价值 | 
| 文化影响 | 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时间观念的重要表达之一 | 
总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出自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全诗通过对读书状态的描写,传达出珍惜时间、追求学问的思想。这一诗句不仅在古代文人中广泛流传,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把握时间,努力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