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止是什么意思】“仰止”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仰、推崇和向往之情。它源于《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像高山一样令人仰望,像大路一样让人前行。后世多用来形容对品德高尚、成就卓越的人的敬佩。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 仰止 | 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敬仰、推崇和向往 | 《诗经·小雅·车辖》 | 多用于书面语,常见于文学、历史、教育等场景 |
二、词语解析
1. 字面含义
- “仰”意为仰望、抬头看;
- “止”意为停止、止步;
- 合起来,“仰止”即“仰望而止”,表示看到高远的目标,心生敬仰,不敢轻易逾越。
2. 引申意义
- 指对道德、学识、功业等方面有极高成就者的尊敬与追随;
- 常用于表达对先贤、师长、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3. 使用场合
- 文学作品中常用以赞美人物;
- 教育场合中用来激励学生学习榜样;
- 社会文化中表达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 搭配 | 例句 |
| 仰止之心 | 他对孔子的仰止之心,贯穿了他的一生。 |
| 仰止之志 | 古人仰止之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发图强。 |
| 仰止之德 | 他的仰止之德,令众人肃然起敬。 |
四、与其他类似词语对比
| 词语 | 含义 | 与“仰止”的区别 |
| 敬仰 | 表达尊敬与钦佩 | 更侧重情感上的尊重 |
| 羡慕 | 对他人成就的向往 | 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
| 敬重 | 尊重且重视 | 强调态度上的庄重 |
| 仰止 | 表达敬仰与追求 | 更强调对高远目标的向往 |
五、总结
“仰止”是一种带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对优秀人物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崇尚道德、追求理想的传统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文学、教育、历史等领域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古文出处或扩展阅读,可参考《诗经》《论语》等相关经典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