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甄选问答 >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

2025-11-01 11:29:31

问题描述: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快截止了,麻烦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1:29:31

阳关曲中秋月苏轼】《阳关曲·中秋月》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其词集之中。这首作品以中秋明月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豪放中不失细腻的艺术风格。

一、

《阳关曲·中秋月》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明月,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词作解析

项目 内容
词牌名 阳关曲
作者 苏轼(北宋)
创作背景 中秋佳节,思乡怀人,感叹人生
主题 思念、人生感悟、自然之美
情感基调 清冷、深情、豁达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三、原文与译文对照

原文: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傍晚的云彩渐渐散去,清冷的寒气弥漫四周,银河静静地转动着明亮的玉盘。

这一生这一夜的美好不会长久,明年的明月,又将在何处观赏?

四、赏析要点

1. 意象运用:词中“暮云”、“清寒”、“银汉”、“玉盘”等意象营造出中秋之夜的静谧与美丽。

2. 情感表达:通过对明月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哲理意味:结尾一句“明月明年何处看?”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也体现了苏轼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

五、结语

《阳关曲·中秋月》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它不仅是苏轼中秋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感受到作者在人生低谷中依然保持豁达心境的智慧与胸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