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的意思是什么】“兴高采烈”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状态。它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某种喜悦或兴奋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
一、成语解析
出处:
“兴高采烈”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不能尽道,然足以兴高采烈。”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日常表达。
字面意思:
- 兴:兴致、兴趣。
- 高:高涨、热烈。
- 采:神采、精神。
- 烈:强烈、热烈。
合起来,“兴高采烈”形容人情绪高昂、精神振奋、非常高兴的样子。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欢天喜地、喜气洋洋 |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庆祝成功 | 他得知自己考上了理想大学,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 |
| 节日氛围 | 春节期间,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放鞭炮、拜年。 |
| 情绪高涨 | 球队赢了比赛,球迷们兴高采烈地欢呼。 |
四、常见错误用法
1. 误用为贬义词:
“兴高采烈”是中性偏褒义的成语,不应用于形容不恰当的情绪表现(如过度兴奋)。
2. 搭配不当:
如“兴高采烈地吃饭”不太自然,更常用“吃得开心”或“吃得愉快”。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兴高采烈 |
| 含义 | 形容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状态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欢天喜地 |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
| 使用场景 | 庆祝、节日、成功等正面情境 |
| 注意事项 | 避免误用和搭配不当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兴高采烈”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在快乐时的精神状态。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