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博学而笃志原文】《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涵盖道德、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其中,“博学而笃志”出自《论语·子张》篇,是孔子对学习态度和人生追求的重要阐述。
一、原文出处
《论语·子张》中记载: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句话是子夏(孔子弟子)所说,强调了学习与立志的重要性。意思是:广泛地学习知识,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贴近实际地思考,仁德就包含在其中了。
二、
“博学而笃志”是儒家思想中关于学习与修身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了两个关键点:
1. 博学: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注重知识的广度。
2. 笃志:坚定志向,明确目标,不轻易动摇。
此外,“切问而近思”则进一步说明学习方法应具体、实际,避免空谈理论,要结合现实进行思考。
这四句话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与修养过程,体现了儒家“知行合一”的思想。
三、表格对比分析
词语 | 含义解释 | 在《论语》中的意义 |
博学 | 广泛学习各种知识 | 强调知识的广度,培养全面素养 |
笃志 | 坚定志向,不轻言放弃 | 表达对理想和目标的坚持,体现个人信念 |
切问 | 恳切地提问,深入探讨 | 学习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主动求解 |
近思 | 贴近现实,从身边事思考 | 避免空想,注重实践与反思 |
四、现代启示
在当今社会,“博学而笃志”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博学: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 笃志:提醒我们在纷繁信息中保持方向感,不忘初心;
- 切问与近思:倡导务实精神,避免浮躁与虚无。
无论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普通公民,都可以从这句话中获得启发,提升自我修养与实践能力。
五、结语
“博学而笃志”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学习准则,也是现代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指导。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更要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