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的纸杯娃娃大班教案】一、活动总结
“会走的纸杯娃娃”是一节适合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创意手工与科学探索相结合的综合活动。通过动手制作纸杯娃娃,并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如重心变化和摩擦力)让娃娃“行走”,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初步了解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本活动以趣味性为主导,结合生活中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尝试,逐步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与分享,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活动名称 | 会走的纸杯娃娃 |
适用年龄 | 大班(5-6岁) |
活动目标 |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初步了解物体运动与重心的关系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4. 提高幼儿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
活动准备 | 纸杯、彩笔、吸管、双面胶、剪刀、橡皮泥、彩色纸等 |
活动过程 | 1. 导入: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出“会走的娃娃” 2. 讲解:介绍制作方法与科学原理 3. 动手制作:分组完成纸杯娃娃的组装 4. 实验:尝试让娃娃“行走”,观察效果 5. 分享:展示作品并讲述制作过程 |
科学原理 | 通过调整娃娃的重心位置,使纸杯娃娃在斜面上因重力作用而“行走” |
教育价值 |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科学探究兴趣 |
注意事项 | 1.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与创新 3. 教师适时引导与协助 |
三、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整体效果良好,幼儿参与度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但通过同伴互助和教师引导,最终成功完成作品。个别幼儿在理解“重心”概念上仍需进一步引导,后续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其理解。
总体而言,“会走的纸杯娃娃”是一个寓教于乐、富有探索性的教学活动,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