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什么】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脏在单位时间内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能力。了解心输出量的计算方式对于医学、生理学以及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知识点总结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指心脏每分钟将血液泵入动脉系统的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心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其中:
-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指每次心跳时左心室射出的血液量,通常以毫升(mL)为单位。
- 心率(Heart Rate, HR):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单位为次/分钟(bpm)。
因此,心输出量实际上是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两者共同决定了心脏的供血能力。
二、关键概念解释
| 概念 | 定义 | 单位 |
| 心输出量 (CO) | 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液总量 | L/min |
| 每搏输出量 (SV) | 每次心跳左心室泵出的血液量 | mL |
| 心率 (HR) |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 bpm |
三、实际应用举例
假设某人的每搏输出量为70 mL,心率为70次/分钟,则其心输出量为:
CO = 70 mL × 70 bpm = 4900 mL/min = 4.9 L/min
这表明该人的心脏每分钟能泵出约4.9升血液,属于正常范围(成年人一般为4~8 L/min)。
四、影响因素
1. 年龄:年轻人心率较快,心输出量可能较高。
2. 体位:站立时心输出量可能略有下降。
3. 运动:运动时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均会增加,导致心输出量显著上升。
4. 健康状况:如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会降低。
五、总结
心输出量是由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共同决定的,二者相乘即可得出心脏的总泵血能力。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评估心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及健康监测。
表格总结:
| 指标 | 公式 | 说明 |
| 心输出量 | CO = SV × HR | 心脏每分钟泵血总量 |
| 每搏输出量 | SV | 每次心跳泵出的血量 |
| 心率 | HR | 每分钟心跳次数 |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