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是什么意思】一、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风光与将士戍边的情景,蕴含着浓厚的边塞气息和历史感。
“萧关”是古代边关要地,位于今宁夏固原一带;“侯骑”指的是侦察兵或骑兵;“都护”是唐代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燕然”则是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历史上曾有汉代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
整句的意思大致为:在萧关遇到侦察兵,得知都护仍在燕然驻守。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感慨,也体现了当时边疆将士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的精神。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背景 | 意义 |
| 萧关 | 古代边关要地,位于今宁夏固原一带 | 古代军事重地 | 表示边塞地区,象征边防前线 |
| 侯骑 | 侦察兵或骑兵 | 唐代边防军中的一种兵种 | 负责侦查敌情,传递信息 |
| 都护 | 唐代边疆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 | 唐朝设置的官职 | 负责边防事务,统领边军 |
| 燕然 | 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 汉代窦宪北伐匈奴时曾在此刻石记功 | 象征边疆、战争与功绩 |
三、结语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不仅是对边塞景象的描写,更是对戍边将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边疆的苍凉与壮阔,以及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