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讲解】唐代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其创作中情感最为激昂、节奏最为明快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期,当时战乱持续多年,百姓流离失所。当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内心激动万分,写下此诗表达喜悦与希望。
一、诗歌
原文: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二、逐句解析
句子 | 解析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剑外”指蜀地(今四川),因地处剑门关之外;“蓟北”指幽州一带,是安史叛军的老巢。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令人惊喜。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初听消息时,激动得泪水打湿了衣裳,表现诗人内心的震撼与喜悦。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回头看看妻子,原本的忧愁不知去了哪里,说明情绪发生了巨大转变。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情绪激动,随手卷起诗书,几乎要发疯,形容极度高兴。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在白天放声歌唱,尽情饮酒,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欢乐。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希望能与青春年少的朋友一起回家,象征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描绘归乡的路线,从巴峡到巫峡,再经襄阳直奔洛阳,表现出诗人急切归家的心情。 |
三、诗歌主题与情感
- 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得知国家收复失地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情感变化:从最初的震惊、悲伤,到后来的狂喜、激动,再到最后的期待与憧憬,情感层层递进。
-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强烈,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 |
朝代 | 唐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后期,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
主题 | 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与归乡的渴望 |
情感变化 | 惊喜 → 悲伤 → 喜悦 → 激动 → 期盼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节奏明快 |
五、结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晚年最具激情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前景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节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