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词语意思】“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态度较为消极、不求上进的状态。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含义却值得我们深入理解。
一、词语解释
得过且过:指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采取一种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考虑长远发展。这种态度往往表现为缺乏目标感和责任感,容易导致个人成长停滞。
二、词语来源
“得过且过”最早出自宋代的《朱子语类》:“人须是有个志气,若只是得过且过,便无长进。”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而不是一味地混日子。
三、词义总结
词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含义 | 指对生活或工作采取不积极、不进取的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过去 |
出处 | 宋代《朱子语类》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消极心态或行为方式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力争上游 |
四、实际应用举例
- 生活方面:一个人每天只是完成基本任务,没有学习新技能或规划未来,就是典型的“得过且过”。
- 工作方面:员工在工作中只做表面功夫,不追求进步,也不主动承担责任,也属于“得过且过”的表现。
五、注意事项
虽然“得过且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让人暂时避免压力,但长期如此会使人失去动力,影响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因此,建议人们在适当的时候调整心态,树立目标,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六、结语
“得过且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态,但我们应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不断努力、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