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生平简介】顾炎武(1613年—1684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经历明末动荡与清初变革,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强调学问应服务于社会现实,对后世影响深远。
顾炎武早年受儒家教育,博学多才,尤精于经学与史学。他反对空谈心性,提倡“实学”,主张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来解决现实问题。其代表作《日知录》是其思想的集中体现,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明亡之后,顾炎武拒绝出仕清朝,长期游历四方,考察山川风物,著书立说,致力于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清代学术界,也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提供了重要资源。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顾炎武 |
字 | 宁人 |
号 | 亭林 |
出生年份 | 1613年 |
去世年份 | 1684年 |
籍贯 | 江苏昆山 |
身份 | 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 |
主要思想 | 经世致用、实学、反对空谈心性 |
代表作品 |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
生活背景 | 明末清初,经历朝代更替 |
政治态度 | 拒绝出仕清朝,坚持民族气节 |
学术贡献 | 强调实践与实证,推动经世之学的发展 |
顾炎武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坚定的民族精神,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回应,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