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什么意思】“不苟言笑”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严肃、不轻易说笑。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性格内敛、表情严肃的人,尤其在正式场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不苟言笑 | 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严肃,不轻易表露笑容 |
二、出处与用法
“不苟言笑”最早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虽未直接出现该成语,但其精神与“不苟言笑”有相似之处。后世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用于日常描述某人性格。
- 例句:
- 他为人正直,不苟言笑,深受同事尊敬。
- 老师总是不苟言笑,让人不敢随意说话。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严肃、庄重、沉默寡言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幽默风趣、爱说爱笑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正式场合 | 如会议、演讲等,表现严肃认真 |
描述人物性格 | 如老师、领导等角色 |
文学作品 | 用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真实感 |
五、常见误区
- 误用:有人将“不苟言笑”理解为“不说话”,这是错误的。它强调的是“不随便笑”,而不是“不说话”。
- 情感色彩:该成语带有褒义,通常表示一种稳重、严谨的性格。
六、总结
“不苟言笑”是一个表达人性格严肃、不易表露笑容的成语。它不仅用于描述外在表现,也常用于反映内在修养和气质。在不同语境中,可以灵活运用,但需注意其准确含义,避免误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不苟言笑 |
含义 | 不随便说笑,态度严肃 |
出处 | 《论语》相关思想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严肃、庄重、沉默寡言 |
反义词 | 喜笑颜开、幽默风趣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人物描写、文学作品 |
注意点 | 避免误解为“不说话”,属褒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