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去投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问题。其中,“三个人去投宿”是一个经典的逻辑题,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关于住宿费用的计算,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些容易让人混淆的细节。下面我们将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
一、问题背景
三个人一起出去旅行,他们每人出10元钱,总共30元,住进了一家旅馆。后来,老板发现他们多付了5元,于是让服务员退还给他们。服务员觉得5元不好分,就只退了3元给三人,自己留下了2元。
于是,三人每人实际支付了9元(10元-1元),共27元,加上服务员拿走的2元,总共是29元。那么,剩下的1元去哪了?
二、问题分析
这个题目之所以让人困惑,是因为它在数字的加减上制造了一个“陷阱”。实际上,正确的计算方式并不是将27元加上2元,而是应该这样理解:
- 三人原本共支付30元;
- 老板退还5元,实际只收了25元;
- 服务员留下2元,退回3元;
- 所以,三人实际支付为:27元(25元+2元)。
这里的关键在于:“27元”已经包含了服务员拿走的2元,因此不能再重复相加。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金额(元) | 说明 |
三人原支付总额 | 30 | 每人10元,共30元 |
老板实际收入 | 25 | 退还5元后,只收25元 |
服务员私留 | 2 | 退还3元后,自己留下2元 |
三人实际支付 | 27 | 每人9元,共27元(即25元+2元) |
总计 | 29 | 27元(三人) + 2元(服务员)= 29元(错误计算) |
正确总支出 | 30元 | 三人支付30元,老板收25元,服务员拿2元,退款3元 |
四、结论
“三个人去投宿”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误导性的数字组合。正确的逻辑是:三人共支付30元,老板收25元,服务员拿2元,退款3元。因此,不存在“丢失的1元”,而是因为错误地将27元和2元相加导致的误解。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类逻辑题的思维方式,避免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