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甄选问答 >

拍案而起的意思

2025-09-12 06:11:04

问题描述:

拍案而起的意思,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6:11:04

拍案而起的意思】“拍案而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愤怒、激动或受到极大刺激而突然站起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情绪激烈、反应强烈的状态,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中。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拍案而起
拼音 pāi àn ér qǐ
出处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按剑而起。”虽非原句,但后世多用于类似情境。
释义 形容因愤怒、激动或受到极大刺激而突然站起。
用法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激烈时的动作,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近义词 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愤然起身
反义词 心平气和、安之若素、镇定自若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文学作品 他听到父亲被冤枉的消息,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日常交流 面对不公,她拍案而起,大声质问对方。
历史故事 古代忠臣听闻奸臣陷害忠良,拍案而起,誓死抗争。

三、情感与心理分析

“拍案而起”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描写,更是一种情绪的外化表现。它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心理状态下:

- 愤怒:对不公、欺压、欺骗等行为感到极度不满。

- 激动:因某些事件引发强烈情绪波动,无法抑制。

- 决心: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行动力。

这种情绪的爆发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正义感或责任感,是人物性格和立场的体现。

四、总结

“拍案而起”是一个极具画面感和情绪张力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不公或突发事件时的激烈反应。它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绪状态,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态度。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基于对“拍案而起”成语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结合实际使用场景进行整理归纳,力求内容真实、准确、易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