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之俱学的原文及翻译】一、
“虽与之俱学”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经典论述。该段文字通过对比两位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了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虽然两人同时学习,但由于态度不同,最终取得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不仅需要时间投入,更需要专注与用心。若学习时心不在焉,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也难以有所成就。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虽然和他一起学习,但(他的)成绩不如他。 |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
曰:此其为怠慢也,是故不如也。 | 他说:这是因为他在学习时懒惰懈怠,所以才不如他。 |
三、简要分析
这段话通过一个简单的对比,说明了学习过程中态度的重要性。即使两个人同时开始学习,如果一个人心不在焉、态度不端,而另一个人专心致志,那么后者必然在学习成果上胜出。
孟子借此提醒人们,学习的关键在于专注与努力,而非单纯的时间长短。这种思想对现代学习者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四、结语
“虽与之俱学”不仅是古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对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反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习,不只是坐在课堂上,而是用心去听、去思考、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实现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