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好词好句】《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文章通过回忆儿时保姆阿长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怀念与敬意。文中语言朴实真挚,情感细腻动人,蕴含了许多值得品味的好词好句。
一、好词总结
序号 | 好词 | 出处/含义 |
1 | 阿长 | 作者童年时的保姆,性格直率、热心,虽有缺点但心地善良。 |
2 | 粗俗 | 形容阿长说话或行为不够文雅,体现她身份低微、文化水平不高。 |
3 | 愚昧 | 表现阿长对一些传统迷信的相信,如“人死了,不该说‘死’字”。 |
4 | 心地善良 | 虽粗俗,但对作者关心备至,尤其在买《山海经》一事上表现得非常用心。 |
5 | 憨厚 | 描述阿长的性格特点,虽不善言辞,但真诚可靠。 |
6 | 无微不至 | 表达阿长对作者的照顾细致入微,体现了她的慈爱。 |
7 | 孤独 | 作者对阿长去世后感到失落,也反映出她一生孤独的命运。 |
8 | 怀念 | 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思念之情,贯穿全文。 |
9 | 平凡 | 阿长是个普通劳动者,没有显赫的身份,却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 |
10 | 真诚 | 阿长虽然不识字,但她对作者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 |
二、好句总结
序号 | 好句 | 出处/分析 |
1 |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 表现出作者最初对阿长的不满,为后文情感转变做铺垫。 |
2 | “她从不计较我的任性,总是耐心地哄我。” | 展现阿长的包容与慈爱,体现她对孩子的关心。 |
3 | “她却要来问我,我便将大拇指一翘,说道:‘阿长,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书么?’” | 体现阿长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作者对她理解与尊重。 |
4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 作者得知阿长为自己买了《山海经》时的震惊与感动。 |
5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表达了作者对《山海经》的珍视,也暗示了阿长的付出意义非凡。 |
6 | “她又是一个活的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 | 作者对阿长的评价,体现出她虽平凡却真实而伟大。 |
7 | “我总以为她是个粗人,没想到她竟有如此细心与爱心。” | 作者对阿长的重新认识,表现出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
8 |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是《山海经》,只觉得她很会办事。” | 体现阿长做事认真负责,虽不识字却能完成一件难事。 |
9 | “我后来读到《山海经》的时候,常常想起阿长。” | 表达作者对阿长的怀念,也说明她对自己的影响深远。 |
10 | “我终于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她的身份,而在于她的心。” | 总结全文主旨,强调人性的光辉与真情的力量。 |
三、总结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文章,通过描写一位普通保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亲情、成长与人性的深刻思考。文中不仅有生动的人物刻画,还有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这些好词好句不仅是文学上的精华,更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人性的尊重。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细腻笔触,也能体会到平凡人身上所蕴含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