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词牌格律是什么】“蝶恋花”是宋词中非常经典的一个词牌名,属于词调的一种,具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它源于唐代的《鹊踏枝》,后经文人润色,逐渐发展为“蝶恋花”这一词牌。该词牌以抒情见长,常用于表达爱情、离别、思乡等情感。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蝶恋花”的格律特点,以下将从基本结构、平仄要求、押韵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辅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词牌简介
- 词牌名:蝶恋花
- 来源:唐代《鹊踏枝》 → 宋代改称“蝶恋花”
- 风格:婉约、含蓄、深情
- 常用主题:爱情、离愁、相思、自然景物
- 字数:上下片各七句,共55字(也有变体)
二、基本格律结构
“蝶恋花”词牌为双调,每段7句,共55字,通常分为上下两片,每片各7句,句式多为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交替使用。
1. 上片(前七句)
- 句式分布:3-4-5-3-4-5-3
- 每句字数不等,但整体节奏感强
2. 下片(后七句)
- 句式分布:3-4-5-3-4-5-3
- 与上片相同,但内容转为情感深化或情景描写
三、平仄要求
“蝶恋花”词牌对平仄有一定规范,但因历史演变,不同版本略有差异。以下是较为通用的平仄格式(以“仄起式”为例):
句号 | 字数 | 平仄(示例) | 说明 |
1 | 3字 | 仄仄仄 | 一般为仄声开头 |
2 | 4字 | 仄仄平平 | 保持节奏感 |
3 | 5字 | 仄仄平平仄 | 常用句式 |
4 | 3字 | 仄仄仄 | 与第一句呼应 |
5 | 4字 | 仄仄平平 | 保持对仗 |
6 | 5字 | 仄仄平平仄 | 与第三句相似 |
7 | 3字 | 仄仄仄 | 结尾收束 |
> 注:实际创作中可根据具体意境灵活调整,但需保持整体节奏和谐。
四、押韵方式
- 押韵位置:每片末句押韵,即第3、6、7句押韵(上片);下片同理。
- 韵脚:通常为同一韵部,如“花”、“霞”、“家”等。
- 换韵:部分作品可换韵,但较少见,多为一韵到底。
五、典型句式举例
以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为例:
>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此词符合“蝶恋花”格律,句式整齐,情感深沉,是典范之作。
六、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词牌名 | 蝶恋花 |
来源 | 唐代《鹊踏枝》,宋代定名 |
风格 | 婉约、抒情、含蓄 |
字数 | 共55字,上下片各7句 |
句式结构 | 上片:3-4-5-3-4-5-3;下片同 |
平仄要求 | 一般为仄起式,句式灵活,注重节奏 |
押韵方式 | 每片末句押韵,通常一韵到底 |
典型代表作 | 冯延巳《鹊踏枝》、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蝶恋花”不仅在形式上讲究格律,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具艺术魅力。学习和创作时,应结合词牌特点与个人情感,方能写出真正动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