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牢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牢”字常用于成语中,表示“牢固、稳固、关押”等含义。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文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有“牢”字的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
“牢”字在成语中多用于描述事物的坚固性或某种状态的稳定。例如,“固若金汤”形容防御非常坚固;“坐立不安”则形容内心焦虑不安。此外,“牢”也有“关押”的意思,如“身陷囹圄”,表示被关押在监狱中。这些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表现力。
二、带“牢”字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出处/用法 |
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攻破 | 《后汉书·隗嚣传》 |
坚不可摧 | jiān bù kě cuī | 非常坚固,无法摧毁 |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
心神不宁 | xīn shén bù níng | 内心不安,情绪波动大 | 《红楼梦》 |
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焦虑、紧张,无法安定下来 | 《史记·项羽本纪》 |
牢不可破 | láo bù kě pò | 非常牢固,无法打破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
身陷囹圄 | shēn xiàn líng yǔ | 被关押在监狱中 | 《汉书·刑法志》 |
牢骚满腹 | láo sāo mǎn fù | 满腹抱怨,情绪低落 | 《儒林外史》 |
安如磐石 | ān rú pán shí | 形容非常稳固,不动摇 | 《史记·货殖列传》 |
牢笼之中 | láo lóng zhī zhōng | 比喻被束缚、限制的状态 | 《庄子·大宗师》 |
牢守阵地 | láo shǒu zhèn dì | 坚守岗位或阵地 | 现代军事或比喻用法 |
三、结语
“牢”字在成语中的使用,既体现了语言的多样性,也展现了古人对“坚固”“束缚”“稳定”等概念的理解。掌握这些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以上整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带有“牢”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