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词语解释】“特立独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随波逐流,具有鲜明的个性。这个词语在文学、教育、社会评价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对“特立独行”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义:
“特立独行”原意是指人有坚定的志向和独特的品格,不被世俗所左右,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做法。现在多用于形容一个人思想独立、行为独特,不盲目跟随他人。
出处:
该成语出自《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居处不淫,其饮食不溽,其过失可改,其言谈可诵,其行己有耻,其举事无悔,其为人也,有耻有勇,有信有义,有节有度,有文有质,有刚有柔,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礼有乐,有敬有爱,有思有虑,有辩有议,有智有谋,有知有识,有道有德,有法有则,有功有业,有成有就,有为有守,有进有退,有得有失,有始有终,有前有后,有内有外,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深有浅,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真有假,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好有坏,有贵有贱,有贫有富,有强有弱,有荣有辱,有喜有悲,有生有死,有聚有散,有离有合,有得有失,有始有终。”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特立独行”,但后世引申为一种人格特征。
用法:
“特立独行”多用于褒义,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但也可能带有批评意味,如“过于特立独行,不合群”。
二、词语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特立独行 |
拼音 | tè lì dú xíng |
词性 | 形容词/动词(常作形容词) |
释义 | 指人有独立的意志和行为,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 |
出处 | 《礼记·儒行》(引申义) |
感情色彩 | 褒义为主,有时带贬义 |
常见搭配 | 特立独行的人、特立独行的行为、特立独行的风格 |
近义词 | 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
反义词 |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趋炎附势 |
适用场合 | 文学、教育、社会评价、个人描述等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特立独行”应根据语境合理选择,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它适用于表扬一个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权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视为不合群或难以合作的表现。因此,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其适用性。
四、结语
“特立独行”不仅是一种人格特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尤为重要。然而,真正的“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完全脱离群体,而是能够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与他人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