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讲解】唐代诗人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是一首描写诗人拜访友人未果的抒情小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之情。
一、诗歌原文
> 寻陆鸿渐不遇
> 秋山无伴独行行,
> 草露沾衣冷欲惊。
> 野径云深人迹少,
> 空庭日暮鸟声清。
二、诗歌赏析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山林的寂静与冷清,烘托出诗人独自寻访友人却未能相见的失落情绪。诗中“草露沾衣”、“野径云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幽远的氛围;而“空庭日暮鸟声清”则进一步以静衬动,突出环境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空落。
三、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寻陆鸿渐不遇》 |
作者 | 僧皎然(唐代诗人)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前往拜访好友陆鸿渐,但未能见面,借景抒情 |
主题思想 | 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寻访未果的惆怅心情 |
意象分析 | 秋山、草露、野径、空庭、鸟声等自然景象,渲染孤独与寂静 |
情感表达 | 孤独、失落、思友之情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四、结语
《寻陆鸿渐不遇》虽篇幅短小,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精神风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之一。